韶关
韶关简介
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°50′-114°45′、北纬23°韶关市 |
5′-25°31′之间。韶关是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,东北与江西紧邻,北与湖南接壤,西与广西相近,南与广州市相连。现辖乐昌市(县级)、南雄市(县级),仁化、始兴、翁源、新丰4县,乳源瑶族自治县,浈江、武江、曲江3区。全市辖11街道,93镇,1民族乡。总面积18598平方千米,其中市区面积2899平方千米,建成区60平方千米。市树阴香,市花杜鹃,市鸟画眉。
韶关是历史文化名城,她山清水秀,“韶关”一词可上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,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,便以韶关为县治。 这里原先被称为韶州,是一个三面环山的“盆底”形城市,在军事上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险势;在商贸上则是“一吏当关,万物难出”,各种商品货物,均有东、西、北三关把守,后来商贾们就将这里称为韶关。
韶关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早在13万年前,人类祖先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,躬耕劳作。举世闻名的“马坝人”,便是因其在韶关马坝发现而得名。韶关是历史上岭南有名的重镇,三国时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(公元265年)设始兴郡,治所在曲江(今韶关市区),为韶关立郡之始。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,取韶石山的“韶”字改设韶州府。明嘉靖二十六年(公元1547年),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。清康熙九年(1870年),将原设在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县。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增设旱关,往来商贾必经韶州,人称之为“过关”。“韶关”之名由此而得,并沿用至今。
韶关地处山区,自然风光秀丽。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,是广东和京广线的旅游中心之一。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,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、全国重点寺庙南华寺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网络成员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坝人遗址、石峡遗址狮子岩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南岭,有“地下宫殿”之称的古佛岩,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—梅岭古道,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“珠玑巷”,珠三角最高峰新丰云髻山,乳源必背瑶寨,等等。
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,比增16.2%。工业总产值570亿元,比增24.0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.5亿元,比增18.0%。合同吸收外资4.14亿美元,比增3.0%,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.56亿美元,比增26.0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,比增24.0%。农业总产值106亿元,比增6.0%。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由2007年的18.5∶46.5∶35调整为18∶47∶35,全年一、二、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.2%、63.7%和30.1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0元,人均消费支出8247元,分别比增15.6%和6.8%。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,比增12.1%。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.546吨标准煤以内。
历史沿革
5′-25°31′之间。韶关是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,东北与江西紧邻,北与湖南接壤,西与广西相近,南与广州市相连。现辖乐昌市(县级)、南雄市(县级),仁化、始兴、翁源、新丰4县,乳源瑶族自治县,浈江、武江、曲江3区。全市辖11街道,93镇,1民族乡。总面积18598平方千米,其中市区面积2899平方千米,建成区60平方千米。市树阴香,市花杜鹃,市鸟画眉。
韶关是历史文化名城,她山清水秀,“韶关”一词可上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,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,便以韶关为县治。 这里原先被称为韶州,是一个三面环山的“盆底”形城市,在军事上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险势;在商贸上则是“一吏当关,万物难出”,各种商品货物,均有东、西、北三关把守,后来商贾们就将这里称为韶关。
韶关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早在13万年前,人类祖先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,躬耕劳作。举世闻名的“马坝人”,便是因其在韶关马坝发现而得名。韶关是历史上岭南有名的重镇,三国时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(公元265年)设始兴郡,治所在曲江(今韶关市区),为韶关立郡之始。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,取韶石山的“韶”字改设韶州府。明嘉靖二十六年(公元1547年),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。清康熙九年(1870年),将原设在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县。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增设旱关,往来商贾必经韶州,人称之为“过关”。“韶关”之名由此而得,并沿用至今。
韶关地处山区,自然风光秀丽。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,是广东和京广线的旅游中心之一。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,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、全国重点寺庙南华寺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网络成员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坝人遗址、石峡遗址狮子岩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南岭,有“地下宫殿”之称的古佛岩,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—梅岭古道,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“珠玑巷”,珠三角最高峰新丰云髻山,乳源必背瑶寨,等等。
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,比增16.2%。工业总产值570亿元,比增24.0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.5亿元,比增18.0%。合同吸收外资4.14亿美元,比增3.0%,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.56亿美元,比增26.0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,比增24.0%。农业总产值106亿元,比增6.0%。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由2007年的18.5∶46.5∶35调整为18∶47∶35,全年一、二、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.2%、63.7%和30.1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0元,人均消费支出8247元,分别比增15.6%和6.8%。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,比增12.1%。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.546吨标准煤以内。